30多年的發展,中國家居產業演繹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產業傳奇,造就了無數個性色彩濃烈的家居BOSS。他們性格迥異,有的樸實低調,有的魅力十足,有的風趣幽默……BOSS的性格體現在商業上時,就會使商業投射出人性和個性的色彩。未了解木門品牌企業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前行的成功秘笈。近日,TATA木門創始人吳晨曦,從商家角度為我們講述中國家居賣場未來的發展之路。
TATA木門吳晨曦:中國家居賣場未來發展之路
TATA木門在一個很火的家居賣場有一個60平米的小店,年銷售額達到一千多萬,我找當地的賣場老總,希望擴大一下面積。他說:我這里寸土寸金,大家都賣得很好,沒有理由給TATA擴大。我問他,你有大家都賣得好的數字依據嗎?你不統一收銀,你對銷售狀態判斷的標準在哪里呢?
長期以來,家居賣場都是以“房東”的思維在經營著家居行業,“收租子”的模式很難,其實也不可能敏銳的掌握市場狀態。即不能了解品牌商戶的經營情況,也不能知道消費者購買習慣,更別提有能力給“C ”端客戶畫像,洞察他們的需求規律,從而做出自身改變了!
一個購買TATA木門產品的客戶,過后購買了誰的櫥柜、誰的衛浴、誰的家具?他為什么會有先后順序?我們能做什么樣的推薦和引導?在你沒有掌握“ C”在哪里時?你無法做到!
中國的家居賣場是中國的國情特色,有極深的生存土壤,同時也有著非常廣闊的未來,但如不數據化、根源性的提升管理和判斷,總有一部分是危險的!
最近中國的訂制類家居紛紛上市,給人感覺火爆異常,其實想透了,本質不是訂制類家居是行業方向,而是這些企業從一出生起,就掌握了“C”在哪里?“C”怎樣想?“C”需要什么?
統一收銀是家居賣場掌握“C”的最重要手段,但要為了大“扣點”,或者為了“占壓流動”為目的的話,你的推行就會很艱難!
方向如此,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