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門業市場競爭激烈,以促帶銷、低價競爭已經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商業行為。由此帶來的低利潤讓眾多企業“疲于奔命”。在十大門業品牌大打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的“紅海”中,這樣的競爭方式又能堅持多久呢?在越來越多經銷商反映生意不好做的背景下,從“價格”向“價值”轉變成十大門業品牌轉型的必經之路。對此,業內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十大門業品牌向產品價值轉戰(圖片來源網絡)
首先,緊抓內部管理
目前,部分門業品牌員工養成了和稀泥的作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經銷商打電話要求補貨,沒人管,招商的業務員不愿意出去跑業務,因為許多該報的住宿差旅費遲遲不給報。而老板忙于上市圈錢、搞房地產,可能也不太在乎這些損失。但是這樣管理不善,內耗造成的損失將波及到市場與合作伙伴,帶來的影響將對門業品牌健康持續發展帶來障礙。所以,緊抓內部管理是門業品牌需要重視的事情。
其次,理性處理庫存
不少門業品牌銷售和利潤狀況都不錯,但因為產品有明顯的淡旺季,帶來大量的庫存。消化不掉的庫存占用了大量的資金,無法使門業品牌投入到再生產中,這樣盈利實際上只是賬面上,為了消化庫存,不惜代價折扣甩賣,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積壓商品無法消化。企業不斷推出更高端、更新的產品刺激消費。很快就被淘汰變成積壓品,這樣的情況天天在持續上演著。而產需之間、產品本身是否適銷對路,都影響到門業品牌盈利水平。因此,十大門業品牌面對庫存,應平衡利弊理性對待。
再次,關注利潤點
據了解,部分的門業品牌負責人,往往非常在意有多少規模,多少技術設備,多少產能、多少銷量,抱著對銷量的無限追求,大肆廣告投入,可是卻忽略了利潤這個最核心的問題。結果資金鏈都被打斷,偃旗息鼓。這種只看節節攀升的銷量,不關注利潤的做法往往做得很大,最后卻轟然倒下。業內認為,十大門業品牌不應盲目追求業績增長,而是關注利潤點進行戰略調整。
最后,完善服務體系
不少企業的優質服務僅僅是一個幌子,一旦打電話找到服務人員,他們馬上答復不清楚、不知道,這事情和我沒關系,員工可能是缺少相應的培訓和督導,有的員工甚至認為做服務工作是低人一等的工作,這樣的心態和觀念,導致企業大量的客戶因服務不周而流失,營業額和利潤下滑也就成為必然了。因此,十大門業品牌完善服務體系很有必要。
眾所周知,低價競爭對十大門業品牌來說無異于一個“無底洞”,要想避免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沼”,十大門業品牌唯有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由拼價格向拼價值轉變,方能在未來的發展中謀求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