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閩南地區也稱“頭牙”,是一年中開運的重要日期之一,蘊含著深深的吉祥寓意。甚至在一些比較守舊的地方,過了二月二,整個“過年”才算是真正的結束。因此很多朋友都會抓住這個時機,為自己的好運加分。
二月二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那么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二月二龍抬頭的旺運習俗。
1、剃龍頭,身心健康好運來
對“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的朋友來說,二月初二這天終于可以大膽地去理發店好好對你的頭發修理一番,以此揚眉吐氣,為新的一年博得好彩頭。這一天無論是走在鄉間集市,還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許多人都在排隊理發!
為什么要理發呢?
因為人們認為在龍抬頭的日子理發叫做“剃龍頭”。兒童理發,叫剃“喜頭”,能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帶來好運,寓意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對這一天來理發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理發本身,而是討個吉利:大家都來剃龍頭。
2、開運宜踏青,多走吉祥方位
龍抬頭這天,本有踏青的習俗,而且人們也習慣在飯后四處走走。在這一天散步,可以多走些吉祥的方位,可借當天之勢旺到自己。
二月二這一天的飛星,八白財星飛臨正東方,九紫喜慶星飛臨東南方,一白桃花位入中宮,六白武曲星主事業飛臨正北方,四綠文昌星飛臨東北方。所以想旺財的朋友可以多走正東方位;想旺桃花、旺婚姻的可以多走東南方,或在家附近走動;想旺事業的可往正北方向出行;想旺學業的可以多走東北方位。
3、吃龍食,不同凡響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
龍,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據著非常特殊的地位。是祥瑞靈獸,是呼風喚雨的龍王,是天之子,是人間的帝王。所以各種食物以龍為名,也是希望自己沾上一些不凡之氣,能有所出息。
4、引錢龍,引來一年好財運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有些地區盛行在二月二這一天“引錢龍”,當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天,人們由大門外開始撒草木灰,將草木灰線一直撒到院內,屋內,廚房,并圍著水缸繞一圈,稱之為“引龍回”。還有的地方,人們則在二月二這天一大早,從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并口中念叨著“錢龍到,財運高”等吉祥話,寓意家人的財運將得到提高,謂之“引錢龍”。
時至今日,雖然不用去水井里挑水了,人們還是變通做早早地從自來水管里接水,寓意不變。
5、送孩子入學,讓孩子學業有成
以前,家長們往往選在二月二送孩子入學讀書。一方面,正月過后,年算是過完了,一切要步入正常的軌道,孩子們也應該正常讀書了。另一方面,因為陰歷二月初三是文昌神的誕辰,二月二入學,正好趕上第二天敬奉文昌神的儀式,讓文昌神保佑孩子學業有成,科舉高中。
再一方面,二月二的很多習俗與龍相關,這天入學也有“望子成龍”之意,寓意好彩頭可以讓孩子更容易出人頭地。
日子就是這么周而復始,一年又一年。但古人卻給不同節日中不同的習俗上賦予了這些特別的吉祥寓意。二月二龍抬頭,億佳門業祝大家財到福到運到喜上眉梢,鴻運當頭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