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生活理念日漸盛行,地板產業亦開始向生態環保和質量效益方向轉型。2016年12月1日,《人造板甲醛釋放限量》團體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明確了人造產品甲醛釋放限值,這預示著地板產業綠色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鯰魚效應”凸顯 地板產業轉型環保成必然(圖片來源網絡)
“鯰魚效應”凸顯
所謂鯰魚效應,是指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也就是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而地地板市場正在面臨著這樣一場巨大的變革,綠色的活力正在攪動著原有的市場格局。相關人士指出,隨著建筑業變革風暴愈演愈烈,市場“鯰魚效應”已經逐步凸顯。
環保轉型成必然
數據顯示,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地板生產和消費大國,卻并非強國。近幾年來,各種地板發展失衡,低端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勞動力等制造成本上升,科研投入不夠,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都影響著我國地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困境之下,走高附加值的路子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而“綠色”正是賦予地板行業高附加值和新生命力的一抹亮色。如今,地板行業已開始步入一個高速發展期,地板企業要發展,環保轉型是必然。
企業加快環保升級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最嚴格的環保措施對人造板生產全過程進行監控,將推動人造板相關企業按照有關環保要求,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強化生態環境責任,加快裝備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升級,部分高污染、高能耗、高環境風險的企業或產品將被淘汰出局。特別是進入2017年,隨著史上最嚴的環保整治已經開始席卷家居建材行業,板材制造行業成為重點監督和整治行業之一,地板企業亦將受到波及。
在環保趨勢愈發明顯的背景下,整個建材工業都在堅定不移地朝著工業綠色、循環、低碳轉型,地板企業唯有不斷提升自身產品環保技術,進行環保升級,才能在新一輪的綠色轉型中葆有更強的生命力。毋庸置疑,真正的綠色地板,應該是全產業鏈的“綠色”,包括地板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以及企業的質量管理和終端產品的設計、材料、性能等,全部達到“綠色”的要求,才能最終實現地板行業的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