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汽車系統準入門檻遠高于照明燈具,汽車照明被認為是一個高門檻難以跨入的領域。
車燈包括大燈、尾燈及各類小燈。按照光源來劃分,車燈分為鹵素燈、氙氣燈、LED燈和激光大燈等。LED車燈壽命長、照射距離長、可進行復雜的形狀設計。
當前車燈產業正處于LED化大潮之中。根據調研反饋的整車廠產品投放計劃,預計未來2-3年LED大燈滲透率快速提升。
LED車燈產業鏈解析
LED車燈產業鏈主要包括:LED芯片、封裝、模組、控制器、車燈組裝等環節。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 蓋世汽車
LED芯片:三巨頭壟斷
技術上該環節長期由歐司朗、日亞化學(藍光LED發明者所在的公司)、Lumileds等國際巨頭把控,三巨頭所占市場份額超過70%,處于壟斷地位。
歐司朗占比最大,目前業內少有對手能與之抗衡,其主要優勢為產品線豐富、與許多下游頂級車廠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2020年12月3日,歐司朗發布最新用于汽車環境照明的OstuneLED系列產品,包括OstuneE3030和E1068兩款白色產品。
內資三安光電屬于國內龍頭,在技術追趕、并在規模上有的一定優勢。
LED封裝:競爭激烈,集中度高
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LED封裝生產基地。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為104億美元、占全球的57%。
2014年我國LED封裝行業企業數量達到頂峰值的1532家,封裝行業成為了整條產業鏈中競爭最為激烈的環節。
激烈的競爭帶來的是嚴重的產能過剩,引發了惡性的價格競爭戰,大量中小企業退出該領域,至2016年僅剩余1000家企業。
而龍頭企業則采取低價戰略換取規模的迅速增長,通過技術的研發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憑借核心競爭力構筑起行業壁壘,最終導致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該領域中國大陸主要玩家有國星光電、鴻利智匯等廠商;臺資企業有億光電子、光寶科技、晶元光電等;外資主要廠商有LUMILEDS、CREE、日亞化學等。
未來經過急速擴張后又沉淀下來的封裝行業將是強者恒強。
LED控制器:高利潤率環節
照明控制系統包括主光源控制器、輔助光源控制器和氛圍燈控制器和尾燈控制器,分別應用于前大燈、日間行車燈、車內氛圍燈及尾燈的控制和調節。
其中,主光源控制器為汽車前大燈控制器,根據燈源的不同可進一步分為應用于氙氣高壓放電燈(HID)的HID主光源控制器以及應用于LED燈的LED主光源控制器。
車燈控制器主要是根據各類傳感器傳送的信號,通過控制邏輯和算法,實現對遠光燈、近光燈、日間行車燈、轉向燈等車身燈具的自動啟動和正常運行,部分情形下,還可在彎道、上下坡、轉彎、雨霧天、會車等不同的行車環境和路況條件下計算出最優的照明亮度和角度,以實現最佳的照明效果。
目前車燈控制器的供應存在燈廠定點垂直一體化模式和主機廠定點第三方模式。控制器通常由車燈企業自行生產或國際汽車電子巨頭企業提供,因技術難度較大,其利潤率也較高。
燈廠定點模式下,車燈控制器一般由已獲得車燈總成定點的廠商如海拉、法雷奧、小糸、星宇等自行研發軟硬件,并自制或指定代工廠生產,主機廠基本不與控制器供應商直接產生聯系;主機廠定點模式下,主機廠在定點車燈總成的同時,對控制器采用單獨定點并參與共同設計開發,有主導權。
外資的車燈組裝企業普遍也做車燈控制器,內資龍頭科博達在全球大眾汽車體系內占到1/3的市場份額。
根據乘聯會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LED控制器市場規模485億元,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19.6%。其中國內市場中,2020年國內LED控制器市場空間約為71億元、2025年為152億元,年化增長率為16.4%。
車燈組裝:外資龍頭主導,國內格局“一超多強”
車燈組裝處于產業鏈終端,毛利率處于產業鏈中下水平。
車燈組裝是和主機廠合作設計車燈的外形和功能,綜合考慮散熱、光學路徑、使用壽命等,將LED模組、反射鏡、燈罩等零部件有機整合。
放眼全球競爭格局下,全球車燈行業主要為外資龍頭主導,行業集中度較高。
小糸(日本)、法雷奧(法國)、Automotivelighting(意大利)、海拉(德國)、斯坦雷(日本)是全球前五大車燈供應商,占據了全球車燈市場80%的份額。
這些國際車燈巨頭跟隨外資車企在中國建廠,為中國的合資主機廠配套,國內車燈市場也主要被這些國際巨頭占據。
國內市場呈現現“一強多強”的市場格局。
“一超”指華域視覺(原上海小糸),由于在國內市場起步早、起點高,其主要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豐田等大型整車制造企業配套,市場份額領先于其他企業,顯現出一定的競爭優勢。
“多強”指廣州斯坦雷、長春海拉、法雷奧市光等外資企業和以星宇股份為代表的規模較大的內資企業。
產業鏈中,研發支出較高的歐司朗(LED芯片),其次是科博達(控制器),車燈組裝環節的處于行業中下游。
從毛利率的角度推斷,車燈組裝環節技術壁壘沒有上游芯片、控制器高;但下游直接跟主機廠綁定,仍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可以維持25%附近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當前汽車照明系統智能化已經是汽車智能化的重要發力點,燈控作為照明系統的大腦將會越來越受到整車企業的重視。
汽車車燈已經成為不同品牌整車產品差異化與賣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整車企業將會把燈控系統定義權從Tier1中拿回到自己手中,以保證產品靈活性,并降低系統成本。燈控硬件控制器的標準化、集成化將成為趨勢。
在產業變革的趨勢下,傳統國際汽車電子供應商將會面臨整車客戶策略調整與科技公司進入的雙重沖擊,業務拆分與重組不可避免。這也將帶來供應商的洗牌和產業合作模式的改變。原來金字塔形的封閉零部件配套體系正在被逐步瓦解。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已具備較強的生產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