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瞬間打破線下的音樂生態鏈,但國人“愛樂”的生活風尚卻越發明顯,音樂教育、音樂會、演唱會等紛紛轉戰線上。與之息息相關樂器市場發展情況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過去十年,中國的樂器行業高速發展,者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世界樂器生產重心的轉移。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中低端樂器的主要產地,界很多著名品牌樂器都在中國設廠或開展合作。
同時,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樂器市場,音樂教育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愛樂”逐漸成為一種生活風尚。中國已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樂器生產和消費大國。
2017年,中國樂器市場規模達448億元人民幣,占據全球樂器市場三成左右,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樂器市場;進口方面,2017年,中國進口樂器4.03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7.2%,進口樂器占中國樂器市場的銷售比例約為6%;更為可觀的是,隨著眾多國際知名樂器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其相關產品占中國樂器市場份額已攀升至21%。
這意味著國際品牌占中國樂器市場比例已達27%,更多中國愛樂者開始選擇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鋼琴、提琴、號管等西洋樂器,樂器消費向中高檔提升以及音樂教育爆發式增長,是近年來中國樂器產業及音樂教育界最顯著的變化。
據云進通了解,2018年9月1日,很多西洋樂器進口關稅由 17.5% 降至 10% 的政策正式實施。這一年我國樂器進出口貨值21.1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1.55%。出口16.3億美元,進口4.8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15%和24.63%。其中,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實現樂器進出口額4.5億美元,占比超過兩成,增幅達16.41%;出口2.97億美元,進口1.5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69%和29.33%。
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從印度尼西亞和德國進口樂器增幅較大,分別增長26.8%和19.5%,鋼琴、電子樂器、打擊樂器和弦樂器是進口大類。同樣,中國對印度尼西亞、德國樂器出口增幅也很明顯,分別增長27.5%和59.9%。
2019年1-11月,僅僅電子樂器的進口數量為17.7萬只(個),同比增長6.6%;出口數量為876.1萬只(個),同比增長16.0%。2019年1-11月電子樂器進口金額為7240.2萬美元,同比增長17.7%;出口金額為58359.5萬美元,同比增長17.2%。
近年來,樂器的銷售也開始向線上轉移,除了天貓等國內電商之外,國外的電商巨頭也盯上了中國的樂器市場。今年,全球專業音樂人士及愛樂者的設備選購網站、歐洲本土電商巨頭-德國Thomann(Musikhaus Thomann)籌備進入中國。德國Thomann始創于1954年,主要銷售鋼琴,電子琴、小提琴、吉他等各類樂器以及各類專業燈光、錄音及音響設備,并于上世紀90年末開通網站,是當前世界上銷量排名第一的樂器電商平臺。
作為與樂器行業休戚相關的重要市場,中國音樂教育市場的年均增速都在10%以上,近兩年則接近20%,爆發式增長特征明顯。據中國音樂家協會統計,目前中國學琴兒童總數達3000萬,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中國有練琴需求的兒童數量極其龐大。
而據中國樂器協會的綜合統計,2017年,中國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的鋼琴擁有量為5.82臺,其他中高檔樂器擁有量為5.87件。預計到2020年,百戶家庭鋼琴擁有量可達8.62臺,其他中高檔樂器擁有量可達6.46件。
綜上所述,依托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消費需求,中國正在形成一個生產銷售、音樂教育與演藝娛樂三者互動促進的樂器大市場。預計在2020年中國樂器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