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浴市場,近期刮起一陣“智能旋風,”特別是在被譽為“衛浴奧斯卡”的21屆上海國際廚衛展上,這股“智能風”表現的更為明顯。歐路莎衛浴,智能衛浴的創新者,在2016年6月1-4日的上海廚衛展上,以多項驚人的智能化設計,驚艷四座。
在廚衛展開展的第一天,記者采訪了歐路莎衛浴董事長林華友,由他帶來歐路莎“智能設計”背后的故事。
歐路莎林華友:讓你認識一個全新的衛浴行業(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能為設計而設計產品
記者:林總您好,這次廚衛展歐路莎帶來了哪些新品呢?它們在設計、技術上有哪些新的亮點?
林華友:我們今年主要的新品都是意大利設計師的原創的產品。兩年前,我們跟意大利設計師Nilo合作,今年歐路莎所有的產品都由他設計。
意大利設計師最大的不同點是,他把細節、工藝、技術了解清楚后,再去設計產品。首先他了解歐路莎的文化、中國的文化,之后總結出哪些類型的產品適合中國的市場。比如現在的智能馬桶,很多人不了解智能馬桶,在智能馬桶的衛生和健康方面都不放心,導致很多中國人跑日本買馬桶,為什么?中國的質量有問題。其實以前可能是這樣,現在隨著科技逐步提升,很多智能馬桶已經有很厲害的功能。特別是我們今年推出的智能馬桶,這個馬桶有一個接口,可以連接到APP,客戶每天使用多少頻率,都可以查出來。如果馬桶出現故障,通過APP可以預約到客戶家里做維修,非常方便。
還有一點,水的檢測,中國的每一個城市的水質都不同,水質對智能馬桶過濾器造成的影響也不同。打個比喻,汽車要求跑到八千公里到一萬公里時要維修一次,馬桶也一樣,但馬桶沒有速度的統計,可能三年五年換個濾器換,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我們歐路莎對現在的智能馬桶,做了很大的一個數據的統計,根據每個城市的不同水質,提醒客戶按時換一個過濾芯,這些技術上我們方方面面都考慮得比較全面。
記者:除了水的檢測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技術也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新嘗試?
林華友:技術方面應該說,現在中國人講工匠精神,以往的設計師可能把產品設計出來就可以了,但意大利設計師首先考慮工藝是否可以生產,技術能不能達標,他都經過方方面面的考驗、調查,再出產品。
智能產品實現量產方能便民化
記者:目前而言,有很多智能化的家居產品在價格方面沒辦法做到便民化,這點您怎么看?
林華友:確實智能家居大家都覺得價格比較貴,為什么呢?因為每個企業,每年都推出10款、9款新品,產品的投入成本很高,再者這么短的時間內真的可以開發出這么好的產品嗎?歐路莎改變了以往的一些戰略,本來推出5款產品,10款產品,現在把5款、10款產品減到兩款產品。把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兩款產品上。
一方面把產品做精,做極致。另一方面,減少設計成本后,把單品量做大,把小眾產品做成大眾產品,當實現量產后方方面面每個環節的成本就會降下來。我的理念中,智能馬桶應該跟手機一樣,買得起手機的人就買得起智能馬桶。
記者:除了產品以外,我們歐路莎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核心競爭力是其他的企業不具備的?
林華友:歐路莎從90年代開始做電子蒸汽房,這幾年確實市場競爭很惡劣,我們現在還是主張產品開發,跟智能化結合。據我了解,全品類的產品與意大利設計師合作的企業不多,所以說我們要放眼全球,把國際化的設計的理念融合到歐路莎,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做產品還是最重要的。
衛浴行業的售后服務需提升
記者:現在家居市場趨冷,在終端支持這一方面,歐路莎有哪些新對策呢?
林華友:這幾年確實線上線下實體店很難做,所以我想我們能不能把中間的環節打通。因為中間的環節越多,費用越高,成本越高,我們歐路莎接下來線上線下會互動起來,再把售后服務獨立出去。據了解,目前衛浴行業的售后服務很薄弱,但家電的售后服務很棒,我們歐路莎會把家電的售后服務模式引用到終端的售后服務當中,去提升這一塊短板,幫助終端銷售。
記者:現在2016年已經過半,您感覺上半年,衛浴市場的情況如何?未來三年,您認為會有一個怎樣的走向?
林華友:上半年市場比較疲勞,實事求是地說,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覺得整個市場在洗牌,未來的三年,歐路莎的方向也很清晰,我們會把智能,包括智能馬桶、智能衛浴做得更齊全一點。同時,現在的市場是80后、90后的市場,我們也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