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的四月天,天氣陰雨連綿,與周愛平老師就約定在周間的午后碰面。干練的短發,樸素的衣著,簡單大方、素凈優雅。簡單的介紹后,健談的周愛平打開了她的話匣。
周愛平的陶瓷藝術生涯頗為精彩,1989年從湖南省輕工技術學校陶瓷工藝班畢業后分配到譽為紅官窯制作中心??醴陵群力藝術瓷廠工藝瓷車間彩繪組工作,參加過多次國家高檔禮品瓷和國宴瓷制作。2001版再造毛瓷手繪者之一,2006年10月份正式進入四德窯,擔任藝術總監。參加奧運會特許瓷打樣工作,上海世博會特許瓷設計者之一。
記者:您的作品多與花鳥畫的題材有關,這類題材有什么創作初衷呢?
周愛平:我是醴陵人,醴陵陶瓷文化歷史悠久,從小就耳濡目染,深受傳統文化熏陶,再加上從事的這門藝術陶瓷制作工作,慢慢的就喜愛上了。女人的心思都是敏感而細膩的,喜愛把美好的畫面畫在瓷器上永存。《天天向上》就是一件寓意積極向上的作品。
《天天向上》
牽牛花的花朵都是向上開放的,花朵上揚,又多又密,加上幾只小小鳥,生機勃勃,畫面清新,靈動自然。
記者:您覺得醴陵陶瓷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周愛平:釉下彩瓷是我們醴陵產業之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泥料,釉料。許多廠家都應該有同感,泥料、釉料的不穩定導致我們經常出現的產品質量不穩定現象時常發生。
另外,工廠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成型工藝操作工人緊缺。希望提供專業學校開設成型工種,比如造型、拉坯、修坯、接辦等短期培訓班。
第三個問題是,缺乏創新意識(包括器型和畫面)。
記者:對于醴陵陶瓷未來的發展,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周愛平:我從事行業30年,根據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實踐(工藝流程與生產技術),總結了三點拙見,希望能為醴陵陶瓷的發展帶來一點方向。
第一、希望政府和陶協部門對陶瓷原材料,尤其是高溫釉下彩泥料和釉料的制作。組織挖掘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成立研究所機構,解決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這也是迫在眉睫的。
第二、設立成型、造型等工藝的大師評比,對我們新產品開發和新工藝的創新有促進作用。
第三、現在整個行業受大環境影響都不是很景氣的情況下,希望政府和一些職能部門在政策上能夠給予廠家和行業從業人員一些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等。
個人簡介
周愛平,女,1969年生,湖南醴陵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南省陶瓷藝術大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湖南省陶瓷協會會員、湖南省女陶藝家協會副會長,醴陵四德窯藝術總監。
其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熏陶,酷愛繪畫。1989年畢業于湖南省輕工技工學校陶瓷工藝美術專業,后分配到譽為紅官窯制作中心??醴陵群力藝術瓷廠,并在工藝瓷車間從事彩繪工作。不僅熟練掌握了勾線、汾水等全套瓷畫技藝,并具有較強的繪畫功底,她的筆觸比較細膩規范,人物造型準確,能給作品帶來思想和個性。
作為2001版再造毛瓷手繪者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特許陶瓷奧運?中國紅瓷系列、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陶瓷設計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