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業是信息時代帶給人類的嶄新禮物,是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參與的歷史機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如是評價。
日前國務院公布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圍繞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在十九大報告中,“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也已被明確為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徐和誼在香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先進制造業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競爭的重點,我國也在著力把握這一發展趨勢。在經濟平穩增長和鼓勵創新、振興實體經濟的形勢下,我國制造業向“先進”轉型擁有難得的機遇和優勢,北汽集團也將積極把握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契機,探索行業領軍的道路。
先進制造業是大國角力的新戰場
在汽車制造行業從業十余載的徐和誼對于“先進制造業”有獨到的判斷,他認為,先進制造業堪稱人類工業文明的又一次進化,是制造業的下一幕,是目前世界主要大國角力的新戰場。
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先后推出了制造業振興戰略,例如,“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目前這兩大陣營已經開始合作,共同制定智能制造標準、技術路線演進和國際貿易規則,以期主導產業價值鏈,決定產業發展方向。中國也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互聯網+”戰略,一方面意在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另一方面可以強化我國在先進制造業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徐和誼談道:“先進制造業將是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的新契機,將是中國制造業重構全球產業格局的新動力。”
在他看來,先進制造業能夠不斷吸收信息、機械、材料及現代管理等技術成果,將其應用于制造業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制造業生產的信息化、智能化、生態化、高效化,最終成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已經位于世界前列,擁有門類齊全的產業產品體系,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已有220多種產量位列世界第一,也擁有多項居于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因此在先進制造業的角逐中,中國擁有堅實的基礎,可以爭當競賽規則的制定者和競賽場地的主導者!”徐和誼說。
我國具備三大優勢發展先進制造業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務院日前也印發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對此,徐和誼表示,在推進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的先進制造業方面,我國具備三項優勢。
一是互聯網優勢。中國的互聯網覆蓋廣泛,應用人群龐大,可以產生巨大的資源整合和共享效應,中國目前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已經令世界贊嘆,這是推進“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礎。
“在當前萬物互聯的新時代,硬件、傳感器、數據儲存裝置、微處理器、軟件等多種元素,存在著多樣的組合可能性,像一個萬花筒,為先進制造業打開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徐和誼說。
二是發展紅利。十九大報告明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徐和誼表示,中國經濟的崛起之路,就是中國產業的壯大之路。中國經濟的未來預期如此明確,加之我國還在持續鼓勵創新,大力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和轉型升級,中國先進制造業的未來機會必然更加豐富。
三是市場優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企業的主場之利將在未來逐步顯現,這將為我國先進制造業增添“武器”,助其與更多國際領軍企業交鋒。
徐和誼指出,在國家未來將先進制造業作為重點產業的同時,我國又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這已經為一代人提供了信息和智能元素提升制造業的時代機遇,“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握機遇!”
北汽將探索領跑行業的新路徑
“先進制造業也是企業從追隨者走向領跑者的新路徑,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北汽集團將乘勢而上。”依此原則,徐和誼為記者勾勒了未來的發展圖景。
首先,打造迭代產品,抓住技術創新紅利。北汽集團將通過對新技術的整合、集成和應用,打造出高于消費者預期的產品,從而創造市場、引領市場,并通過快速迭代、反復升級,不斷保持競爭優勢。
徐和誼說:“當前傳統汽油車領域的競爭是紅海競爭,產品的同質化趨勢明顯,中國自主品牌被壓制在底層,溢價能力弱。正是基于這種市場狀況,北汽集團抓住了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建立了先發優勢。”
據了解,北汽集團目前正在與科研院所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強化企業的智能化、網聯化特征,深度開拓自動駕駛、車載智能語音、智能駕艙等科創技術,鞏固企業已經取得的差異化優勢。
其次,推動制造服務轉型,抓住商業模式創新紅利。
“轉型就是要通過服務要素的注入突破利潤的天花板,通過創新,使智力資源取代其他要素資源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徐和誼說。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共享經濟,因其時代特征鮮明和生命力強大,而成為眾多汽車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方向。北汽集團在2014年即提出了“戰略轉型”目標,旨在實現從傳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創新型企業轉變,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北汽集團將共享經濟作為了服務轉型的主戰場。
徐和誼表示,共享經濟是網絡經濟時代特有的商業模式,是更有效率、更具前途的發展方向,是北汽集團要深耕的領域。
據介紹,目前北汽集團正在積極探索分時租賃、城市共享出行、市區智能穿梭等服務,并將綠色環保效應納入其中,例如,北汽新能源與鴻海集團合作推出了“GreenGo”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
再次,加大“國際化”步伐,抓住“一帶一路”紅利。目前,北汽集團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建立了全散裝件和半散裝件造車工廠,在南非建立了第一座***整車制造工廠。
隨著***項目的落地,截至去年,北汽集團已在全球47個國家搭建了銷售網絡154家、境外公司7家,簽約了62家分銷商,建設了服務網點100個。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北汽的國際化之路也正在聚焦沿線市場,從簡單的服務貿易,轉向資金、技術、產品、人才和品牌的全方位資源輸出。
徐和誼說:“一個企業如果不能走出國門,就不可能成為國際化的大企業,而國家實力的強大背書,成為了企業‘走出去’獲得更全面發展的堅強后盾。”
最后,實現品牌運營,抓住消費升級紅利。徐和誼一直秉持的原則是:品牌的溢價能力決定企業能走多遠。他認為,越是成熟的市場和消費群體,越會看重品牌價值,越需要產品為自己的價值觀代言。
所以,北汽集團在未來的企業發展過程中,要繼續深度研究消費者心理變化,尤其是分析伴隨互聯網成長的消費者的需求,進而結合企業歷史文化特質和工匠精神,打造高品質產品,提升企業品牌運營效率。
徐和誼表示,當前的先進制造業模式,正是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制造過程之中,形成生產決策與消費需求之間的直接高效互動,使得智能化、個性化訂制成為可能,這將為提升企業在消費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制造業一定要抓住先進制造業轉型機遇的重要原因。”
北京汽車將實現A+H兩地上市
“北京汽車當年選擇在香港上市的重要原因是,香港的資本市場更為成熟和透明,以及投資者更注重企業長遠發展。目前北京汽車的發展狀態與投資者的期望一致,伴隨企業不斷成長,投資者希望北京汽車登錄A股市場。”徐和誼說。
市場認為,北京汽車的發展模式中有利好因素支持其回歸A股。例如,在H股上市三年,資本來源呈現多元化和國際化特征;與國際汽車巨頭戴姆勒多年聯姻,相關生產標準、技術、人才培訓等達到國際水平;今年與戴姆勒簽署合作協議,擬在中國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日前與百度簽署自動駕駛、車聯網產品、云端汽車信息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2021年前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體制造業中的重量級落地——自動駕駛車型量產。
徐和誼表示,未來開發的自動駕駛車型,只需要手握方向盤,其他事情完全靠語音控制。“或許這款人工智能高水平產品,不僅能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更能挑動投資人的神經。”
與此同時,內地資本市場也樂見代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優質境外上市中資企業回歸A股,期望其憑借在境外成熟市場獲得的市值管理經驗,為內地資本市場發揮更多積極作用。并且伴隨滬港通、深港通、A股納入MSCI指數等積極效應逐步釋放,以及內地股市的監管規則調整,價值投資已經成為A股市場主流。
一如徐和誼所言,A股市場對汽車板塊的市值認可度更高,內地資本市場也為國企中占多數的內地投資者提供了進退有余的環境。A+H兩地上市,還可以帶動H股的估值和市場流動性,可以為企業提供更豐富的再融資、并購等途徑,將是多贏的效果。
就此,北汽集團期望,北京汽車成功實現兩地上市之后,企業的發展可以積累更多良性要素,助力集團在先進制造業的道路上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