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股票有行情,這是好事,但如果對其盲目追捧,認為今后的行情就看獨角獸,就靠獨角獸,那無疑是偏頗的。獨角獸再火,人們對它也要有冷靜、客觀的認識。
獨角獸作為證券行業的專用名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年了。2013年,美國一家投資公司的投資人,在撰寫研究報告時,給在私募和公募市場上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起了個名字叫“獨角獸”,形容其稀有且高貴。后來,著名的《財富》雜志也使用了這個名詞,并且把它刊登在封面上,于是乎在華爾街就廣泛流傳開來。2017年胡潤發布了“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從而把這個概念正式引入中國。
當時恐怕也沒有人想到,不到一年之后,獨角獸題材在中國資本市場大行其道,凡是投資者無不在談論獨角獸,雖然到現在還沒有幾家獨角獸公司上市,但市場上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獨角獸概念,其他股票與之相比,大都黯然失色。這不,一段時間來,市場上僅有的一些活躍資金,大都涌向了獨角獸題材股,被稱為獨角獸概念第一股的藥明康德,更是連續16個漲停,讓僥幸中簽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這些都是在市場處于存量博弈的狀態下出現的,當資金無休止地涌向那些獨角獸題材股時,就大盤而言難免因為資金的匱乏而導致下跌,呈現出一種頗為極端的結構分化。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市場出現分化也是難免的,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能夠抓住其中的強勢股,那么也能夠獲取收益。于是,這里的問題也就歸結為,獨角獸是否能夠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最重要的投資品種,它能否擔當起引領A股運行的角色,以及現在的投資者可否放心大膽地投資獨角獸股票。
就第一股問題而言,答案似乎是否定的。畢竟,獨角獸公司的數量并不多。在首創獨角獸概念的美國,2003年到2013年間,只出現過不到40個符合條件的獨角獸公司。按照胡潤排行榜,2017年大中華地區的獨角獸企業是120家。而境內管理部門也對中國版的獨角獸企業有自己的標準,即估值在200億元人民幣,年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30億元人民幣。這個標準其實要比***高不少,這樣算下來,現階段真正能夠以獨角獸名義上市的公司,數量是較為有限的,相對于目前兩市總共3500多家上市公司的規模,其份量有點輕,而且在行業分布上更多是偏向于成熟度還不是太高的新興產業,因此不太可能成為市場上最重要的投資品種。以現在股市的格局而言,傳統行業還是占有很高的比例,也有相對比較穩定的投資群體,因此不至于會出現千軍萬馬都涌向獨角獸的局面。
不過,盡管如此,市場對獨角獸的關注程度畢竟還是比較高的,因此就第二個問題來說,它在某個階段成為市場上最熱門的品種之一,并且得以引領行情運行,這種可能是存在的。譬如現在,獨角獸概念的品種就比較火,其題材的泛化也的確拉動了一批相關的股票,反過來與之沒有什么關聯的公司則遭受較為嚴重的拋壓。這樣,人們似乎也可以說,是獨角獸概念在主導行情。只是,大家還應該看到,這種狀況畢竟是短期的,獨角獸相對有限的規模,不可能在市場上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在***市場上,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出現過獨角獸股票統領行情的局面。畢竟,從行情運行的角度來看,獨角獸缺乏拉動行情整體行情的能力,而市場本身最后還是要走向平衡的。至于最后一個問題,也就是獨角獸公司能否放心地進行投資,顯然答案也是否定的,雖然獨角獸公司基本分布在新經濟領域,從行業成長性來說都是不錯的,而且它們大都也往往有過良好的發展,但與此同時,獨角獸公司也普遍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按照傳統的財務分析模型,有的甚至在一些基礎指標上也是很糟糕的。換言之,獨角獸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有著較大不確定性,即便現在經營規模已經做得不小了,但還是不能說都很成熟了,這就決定了它們的業績會存在出現較大波動的可能,所以不管怎么說,它與藍籌股相比,達不到放心投資的要求。
獨角獸股票有行情,這是好事,但如果對其盲目追捧,認為今后的行情就看獨角獸,就靠獨角獸,那無疑是偏頗的。獨角獸再火,人們對它也要有冷靜、客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