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還在筑底,真正的大底是需要經過一次次探底,跌不下去了,才會形成真正的底部。在這種市道中,市場還是有許多短線機會,投資者要控制好倉位,跟著市場波動的節奏踏浪,低吸高拋,積小勝為大勝,積小賺為大賺。
2653點,又一個新低產生。兩年半前,那場史無前例的股市去杠桿,將上證指數從5178點一下子殺跌到2638點,而本周的2653點,已經離這個低點不遠了。市場搖搖晃晃,危在旦夕。從大K線組合來看,近幾年來似乎走了個大M頭,左肩從5178點殺到2638點,時間為7個月,而右肩則是從3587點跌到2653點,時間也是7個月。
從這個形態來看,究竟是個大M頭還是走出一個大W底,這的確是個問題。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需要守住2638點,守不住的話,那摧枯拉朽的跌勢會將市場弄得很難看,所以,當下市場即便還不具備走W大底的條件,最起碼不能走大M頭。
2015年開始的股市大調整,其主要的推手是股市去杠桿,那些場外配資、傘形信托等一個個爆掉,市場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由于當年救市,還是沒有將杠桿徹底清理干凈,股權質押的杠桿直到今年才露原形,所以今年股市的大跌還是3年前那波跌勢的延續。股市的去杠桿實際上是與金融去杠桿有關,而金融去杠桿是中國經濟去杠桿的一個環節。
市場的基本面擱在那兒,近期市場還不是一個會馬上轉勢的市場,市場的當務之急是守住2638點這條防線,由于前一個低點時間上已經超過兩年半了,技術上沒什么意義,這條2638點的防線還是在于心理防線,所有人都知道這條防線,一旦擊穿就會引發心理共振。
近期市場還是有兩個熱點值得關注的:其一,養老目標基金在八月底九月初開始發行,超長線目標的基金設立,關鍵是能否吸引從來不做股票的儲蓄資金轉道股市中來,這才是吸引資金的最大看點,如果僅僅是股市中的資金退出改買這些基金,那也沒啥意思,無非股市資金搬家而已。今年6月獨角獸基金發行,購買者基本上是股民,遺憾的是這部分股市資金變成了貨幣基金資金,基金成立了,但獨角獸新品沒了,而那個獨角獸工業富聯也差不多快跌破發行價了,這近1800億元資金兩個月來做做回購啦、貨幣市場品種啦,到現在為止,購買者支付的申購費都還沒賺回來呢,但愿養老目標基金能夠操作得好點。
其二,按照原定議程,9月初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由2.5%提升至5%。今年上半年,市場俗稱的“入摩”炒得火熱,6月1日2.5%權重“入摩”,市場還形成了MSCI概念股板塊,不料這段時間股市下跌了一成多,想必當初買入的國際資本跟著市場也縮水了,而后對MSCI大家似乎興趣不大了,各路投資人都自身難保,也沒興趣關注這個話題了,甚至于財經媒體中MSCI這詞都覺得有點冷僻了,沒人關注了,逆向思維,倒要重視這個題材了。
股市還在筑底,真正的大底是需要經過一次次探底,跌不下去了,才會形成真正的底部。在這種市道中,市場還是有許多短線機會,投資者要控制好倉位,跟著市場波動的節奏踏浪,低吸高拋,積小勝為大勝,積小賺為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