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吸引了200余人參會,央行征信中心、公安部網絡安保局、地方金融監管局、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的官員,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高級金融專家、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湘潭大學等院校的相關專家學者,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交行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的信用卡中心高管,螞蟻金服、京東數科、度小滿金融等金融機構高管以及大成等律師事務所的專家,就催收行業監管立法、行業自律、陽光發展展開討論。
中國消費貸催收行業協會籌備組代表、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CEO董軍民發表致辭,并對“催收外包公司”進行了定義:催收外包公司是指接受第三方委托,對逾期賬款進行通知催告服務的專業機構。
他認為,催收外包公司有兩個重要的特點:第一,債務不是催收公司自己的,而是第三方債權機構主要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合法委托;第二,催收行為是在保障債權人債務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通過溝通、協調、談判、和解等非訴訟方式,依法合規地向債務人主張合法債權。
2018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已達到2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率達到1.89%,董軍民表示,化解這些“數字”需要整個催收行業不懈努力,一定程度上防范潛在的金融性系統性風險。
演講實錄:
董軍民: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同業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對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百忙中蒞臨會議表示感謝,你們的到來使本次研討會的內容更加豐富。通過交流、探討厘清個人消費信貸行發展的思路,推動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個人信貸催收行業在我國應該說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說新興是因為在我國催收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漸興起的行業,特別是伴隨著銀行信用卡、個人消費信貸蓬勃發展起來的。雖然歐美等國有較為成熟的發展模式,但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
據媒體報道,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國從事個人信貸催收的機構已超過5000家,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也有媒體說是百萬大軍,可以這么說,個人信貸催收行業是伴隨著個人金融服務的發展而壯大的,是個人金融服務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當然現階段,由于國家對于催收領域的立法缺失,主管單位不明確,監管機構不清晰,以及行業規范不夠標準等,使整個行業呈現野蠻生長之態。從業公司良莠不齊、亂象叢生,也逐漸影響到個人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
基于此,2014年,時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的孫天琦博士,專門就此成立了課題組,在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幫助協助下,包括武岳處長在內的課題組,歷時兩年多走訪和考察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催收行業發展狀況,也深入的了解了我國的發展現狀,并于2016年發布了權威性的債務催收行業發展調研報告,這個報告全面詳細的對國際上的債務催收行業跟我國催收行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也是目前國內最權威的相關報告。
在報告中課題組提出了促進我國催收行業健康發展的七大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倡導成立行業自律協會,正是在央行消保局和IFC的推動下,行業15家有影響力的公司,聯合在北京發起成立了中國消費信貸催收行業協會籌備組,以期通過加強自律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來引導和倡議催收行業陽光化發展。
今天借這個機會,我想有必要對催收外包公司做一個定義,這也是我個人觀點。我們所談論的催收公司是指接受第三方委托,以對逾期賬款進行催告通知服務為主營業務的機構,這里面有兩個重要的特點或者要素:
第一,首先債務不是催收公司自己的債務,而是第三方債權機構的合法委托,一般來講這個第三方機構是指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是合法債權人。
第二,催收行為是在保障債權人債務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通過溝通、協調、談判、和解等非訴訟方式,依法合規的向債務人主張合法權益。所以催收公司的作用就是通過專業服務解決和化解個人債務,客觀上也是維護金融資產的安全、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公開信息報道,截至2018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已達到2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率達到1.89%,這個數字是比較大的,這個數字也更需要我們整個催收行業不懈努力,一定程度上化解金融性系統性發展。
現階段,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金融嚴監管、強監管也深刻影響了催收外包行業,對此催收行業的主流公司均表示歡迎、支持并積極配合,合規經營,擁抱監管一直就是消費貸催收行業協會籌備組倡導的。
在這個大背景下,如何促進催收外包行業健康、規范發展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正因此,北京信用協會、中國消費貸催收行業協會(籌備組)聯合主辦了此次“個人信貸催收規范發展研討會”。邀請政府機構、金融監管部門、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領導和本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交流和探討個人信貸催收外包行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行業規制建設以及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要求,相信本次研討會一定能夠取得豐碩的成果,也將為我國個人信貸催收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的蒞臨,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