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表示,5G的價值不僅在于能讓我們的通信更快,更在于在它和AI的支撐下,物聯網才能真正成為下一代的超級互聯網,承載起數字經濟的基礎建設。現在5G才剛剛拉開序幕,明年5G網絡的鋪設和5G終端普及就將大規模地到來。
2019年,是中國5G元年,也是小米集團實施“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的第一年。在全球手機市場進入萎縮周期的當下,手機廠商的破局之路尤為引人注目。
5G或許是行業渴望的下一個風口。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新興設備技術(EDT)研究團隊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5G設備的銷量在2020年將會迎來起飛,5年內5G手機將占所有手機銷量的近一半。5G手機即將到來的換機潮,或將在2020年為手機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新京報“看2020”財經峰會前夕,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米將在明年至少推出10款5G手機。“5G對智能手機市場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我們認為明年將會出現一波顯著的增長勢頭。”雷軍表示。
2019年,國內主流手機廠商都推出了一款乃至多款5G手機,起售價格迅速沖下4000元大關。搶占風口的戰斗比人們預料的更早到來。手機之外,多元化業務也成為手機廠商們倚重的新的增長點。對于小米來說,到今年上半年,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占比已經接近三成,且具備高達44%的高增長率。而5G的大連接等特性,也給了AIoT業務更大的想象空間。
“PC互聯網時代連接了10億設備,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了超過50億設備,而IoT將會連接500億量級的連接規模。”雷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5G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新京報: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科技行業發生了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變化?
雷軍:過去的十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十年,我們趕上了一個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代”。中國互聯網科技迅速趕上全球領先水平,并在很多領域成為了全球創新發展的領頭羊。在移動互聯網黃金時代中,互聯網科技深刻改變了消費和制造業。
新京報:今年是5G商用元年,你認為5G商用對于通信和互聯網行業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雷軍:5G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加速器。5G的價值不僅在于能讓我們的通信更快,更在于在它和AI的支撐下,物聯網才能真正成為下一代的超級互聯網,承載起數字經濟的基礎建設。有了強大的基礎建設,新的商業機會和體驗改進都會紛至沓來。
在物聯網方面,我認為整個互聯網發展的方向是5G+AI+IoT構成的下一代超級互聯網,PC互聯網時代連接了10億設備,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了超過50億設備,而IoT將會連接500億量級的規模。隨著5G的到來,5G具備的低時延、高速率、廣連接的特征,可以推動更多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智能家居、4K、8K高清視頻、AR、VR等領域。
新京報:進入5G時代,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會有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雷軍:5G對智能手機市場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我們認為明年將會出現一波顯著的增長勢頭。
在手機之外,消費級物聯網也在5G時代真正做到萬物智慧互聯,不僅會帶來終端、數據、場景規模的顯著提升,還會真正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生活體驗。5G擁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可以帶動大眾消費體驗的全面升級。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將會給各行各業帶來新的變化,創造出新應用、新平臺和新制造。
新京報:近日,小米宣布亦莊工廠即將建成,這座工廠主要是為5G做準備的嗎?
雷軍:這座5G時代下的智能工廠主要是研發和生產小米旗艦手機的一個實驗工廠,預計12月底就正式投產,第一期的設計產能是100萬臺手機。這座工廠將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生產線、5G網絡、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所以生產效率將非常高,預計每分鐘自動生產60臺智能手機,效率比傳統工廠提升了60%以上。
5G的路修好,一定會有用
新京報:在5G應用方面,你認為哪些應用將會成為下一個殺手級應用?
雷軍:在實驗室下,5G能達到2Gbps,這意味著下載2G的“吃雞”游戲只需要15秒,下載100首歌只要3秒。所以我認為,(這個問題)今天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相信路修好一定會有用。
新京報:請問在5G這個戰場上,小米手機的下一場硬仗在哪里?
雷軍:未來一年5G將為通信、移動互聯網和AIoT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5G才剛剛拉開序幕,明年5G網絡的鋪設和5G終端普及就將大規模地到來。對我們來說要積極擁抱這個變化,加大技術投入,尤其重要的是把5G手機的技術成熟度,以及成本控制做好。
新京報:全球科技不斷創新,在5G和物聯網等技術逐漸走向落地的背景下,小米如何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雷軍:今年年初小米推出了“手機+AIoT”的雙引擎戰略,并且提出“All in AIoT,未來5年投入至少100億元”。這是小米的重大戰略升級,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進展。在手機領域,我們將小米和Redmi分拆獨立運營,并且順利地實現品牌、產品陣容的一系列調整,兩個品牌的一系列新品今年表現都很出色。近期我們在國內發布了5G手機小米9 Pro和我們最新的概念手機小米MIX Alpha,展現出我們對通信產業浪潮和智能手機最前沿探索的階段答卷。
在AIoT、智能生活領域,今年以來小米在保持一貫領先優勢的基礎上,發展依然非常迅速。截至今年上半年,小米的IoT平臺上已經接入1.97億臺智能設備,在消費類物聯網領域目前是全球領先的。我們的智能音箱、小米電視等代表性產品已經取得巨大成功,數百萬人擁有超過5個以上的小米生態鏈產品。
新京報:最近金山也在科創板上市,在金山工作的經歷對你有什么影響?
雷軍:“金山是一家有夢想的公司。”這是我在金山常說的一句話。金山的夢想就是用技術改善、服務整個世界。人因夢想而偉大,無論你是誰,只要你有夢想,你就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在小米,我也堅持著這樣一種價值觀。同時,金山有著濃郁的工程師文化,金山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極度重視人才、重視傳承、重視利益分享。我們深知人才和傳承的重要性;而只有利益分享,才能讓創新團隊成為技術創新真正的主人,才能聚攏人才、保障傳承。
不斷創新提升品質才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你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產業三十多年的歷程,有何感觸?
雷軍:我經歷了從通用軟件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全部過程,現在我向前看到就是5G加持下,“AI+IoT”構成的下一代超級互聯網。
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到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并且學會順天應時,對企業保持活力,長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我曾經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這句話其實引起了很多誤解。要持續性找到新的風口,率先站上風口,并且在風中維持自己身體的平衡,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互聯網的日新月異使我們必須始終全神貫注,要有大象跳舞的力量和細致,也要有正確的價值判斷。這個價值判斷,我個人認為,就是互聯網帶給我們所有人的對技術的崇敬,對透明與平等的信仰,對效率和體驗的不懈追求,對創新創業熱情的尊重與渴求。
新京報:對于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你有哪些建議?
雷軍:我覺得實體經濟要發展,首先需要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特別要重視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方法去提高效率。年初全國兩會上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并強調了“互聯網+”,這是對“互聯網+”背后所代表的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巨大認可。我們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讓全球更多用戶選擇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
我覺得,與創新同等重要的是質量。我在小米有兩句話:要用望遠鏡看創新,用顯微鏡看質量;創新決定了我們能飛多高,品質決定了我們能飛多遠。質量一直是小米的生命線,中國制造升級轉型,“工匠精神”必不可少。對于做產品的人而言,“工匠精神”就是要真材實料地下功夫,要在用戶看不到甚至很少使用的地方,也能認認真真做好。我堅信,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提高產品品質,中國經濟必將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們用創新和質量打造了中國制造的硬實力,我認為還需要發展軟實力。這個軟實力,主要是設計能力和改善用戶體驗的能力。我們是世界制造大國,要成為世界制造強國,一定要在設計界有話語權,培養設計人才。我認為只有把設計做好,中國品牌才能真正成為中國名片。
新京報:你如何理解互聯網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
雷軍:我在2010年創辦小米的時候就在想,中國制造業并不是做不出好東西,主要問題是怎么改善品質、提高效率。所以我決定用互聯網模式來做實體經濟,最先就選擇了最復雜、最難的手機行業,在近幾年,我們又成為物聯網時代、智能生活的先行者。用四年時間從無到有,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物聯網。現在,小米不光有手機,還有電視、音箱、空調、洗衣機等數不清的智能產品,我們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實踐也在影響、改變許多行業,使這些行業意識到了互聯網思維的價值和作用,帶動了商業運營效率和產品用戶體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