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這樣一支團隊,在研究員張石寶的帶領下,多年來致力于研究和保護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的珍稀保護植物——兜蘭。身處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第一線,他們親力親為二十年,用行動詮釋云南昆明舉辦COP15、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的決心。
張石寶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名研究員,因喜愛兜蘭,近20年的時間都在研究兜蘭的保護和利用。在訪問中張石寶提到,他和他的團隊致力于推動兜蘭實現規模生產,讓這種珍稀保護植物能夠進入每個人的家庭、美化每個人的生活,進而減少野生資源的采挖率,從源頭發力保護云南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在采訪最后,張石寶向廣大市民發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其實就是保護我們人類,保護我們的未來”的倡導,并期待COP15的到來讓更多市民了解保護兜蘭、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云南省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最獨特的地區,近年來,云南省、昆明市大力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作為在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線工作者,他們是如何用 “雙手”守護這片“綠蔭”的呢?在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昆明信息港將持續推出《COP15系列人物訪談片》視頻欄目,零距離走近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第一線,以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人物”視角,讓更多的市民關注COP15,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譜寫生態文明的美好篇章。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