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器市場在3月傳統旺季的銷售熱潮,順勢蔓延至4月份,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環比增長了6.88%和11.14%。同比來看,整體零售量雖有1.67%的小幅下滑,但降幅相比3月份的7.87%已明顯收窄,整體零售額則有9.59%的大幅增長。
不論環比還是同比,零售額增幅均明顯快于零售量增幅,可以看出,熱水器市場的零售均價正步入上升通道,這其中,有旺季持續熱銷的因素,也有消費升級大勢的推動。
數據顯示,燃氣熱水器和儲水式電熱水器4月份的售價,在上月分別環比大漲9.61%和10.58%的基礎上,繼續各自提升了4.50%、4.20%至2993元、1862元。和去年同期相比,這兩大類產品的售價也分別有8.76%和9.21%的上漲。
當然,2017年以來,太陽能熱水器、即熱式電熱水器、熱泵熱水器的零售均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1-4月份的同比漲幅分別為7.21%、5.26%、5.84%(注:這些數據的統計,主要來源于可監測到的零售賣場)�?梢�,為順應消費升級的大勢,熱水器的各個品類都在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其中,燃氣熱水器和儲水式電熱水器這兩類占比最大的主流產品,1-4月份的價格漲幅更大,分別為11.12%和7.78%。
具體到各個品牌,海爾是排名前十的熱水器品牌中價格上漲最快的,當月的同比漲幅達到了22.97%,2017年1-4月份的累計同比漲幅也達到了19.31%;緊隨其后的是華帝,1-4月份的零售均價同比上漲了16.68%。
體驗更好、且售價更高的大升位產品的銷售占比不斷擴容,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助推器。當12升出水量段的燃氣熱水器成為市場消費主流之后,13升及13升以上的產品成為力推對象,2017年1-4月份的累計零售量和零售額占比繼續擴大,分別同比提升了12.04和14.75個百分點;60升容積段的電熱水器,1-4月份的累計銷量占比已超過四成,累計零售額占比則達到了47.22%,同比提升了3.90個百分點。
在旺季的搶奪戰中,當月熱水器市場的區域競爭和品牌競爭都較為激烈,出現了些許波動。一級市場相對飽和、增長放緩;主流品牌的資源投入開始向二級市場轉移,增長最快;本身基數較小的三、四級市場,仍亟待挖掘,具備較大的增長潛力。
(數據來源:中怡康)
品牌格局層面,海爾再次發力,重新登上了銷量第一的位置,4月份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占比分別環比提升了1.49和1.23個百分點;此長彼消之下,美的受到直接擠壓,兩項零售占比分別環比下滑了1.45和1.39個百分點。但從同比來看,美的仍保持著追趕優勢,2017年1-4月份的累計銷量占比提升最大,為1.03%;海爾則在零售額上略勝一籌,1-4月份的累計零售額占比提升最大,為1.18%。
可以想見,同屬領軍陣營的海爾和美的這兩大國產品牌之間的較量將日趨焦灼。與此同時,外資品牌在4月份的表現回暖,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占比分別環比回升了2.36和2.99個百分點。其中,尤屬A.O.史密斯的表現最為突出,兩項零售占比在上月分別環比提升2.01%和2.39%的基礎上,4月份繼續擴大了1.63和2.08個百分點,但相較于去年同期,這兩項零售占比仍有1.56和1.97個百分點的同比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