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基礎油、20%添加劑,以及包裝材料、生產設備折舊、儲運成本等構成了一桶潤滑油的成本。而自2022年開年以來,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俄烏局勢緊張以及國內疫情多點爆發等因素的影響,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運輸成本不斷攀升。這種情況下,潤滑油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對于工業潤滑油企業而言,更是如此。加之,近期受到俄羅斯石油禁運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提升影響,預計新一輪工業潤滑油漲價潮即將來臨。
潤滑油構成
今天,我們就從基礎油、添加劑以及物流運輸成本3個方面,來分享下工業潤滑油的價格走勢,并淺談下工業潤滑油的未來價格趨勢。
Part 1 基礎油
從相關數據來看,基礎油市場表現為整體高位平穩運行,期間內以窄幅波動為主。
圖1 國內基礎油各型號價格走勢圖
具體以基礎油150N為例,4月中上旬,國內基礎油150N價格有所下滑,月內價格最低值在7915元/噸,而下旬受原油上漲提振,基礎油150N價格隨之上行,月內價格最高值在8033元/噸,但整體來看,本月國內基礎油150N月均價較上月相比出現輕微下滑。據相關數據統計,4月份國內基礎油150N月均價為7959元/噸,環比下跌0.65%,同比上漲38.13%。
而從近五年基礎油150N的價格波動特點來看,月均價的最高值為7392元/噸,最低值為4213元/噸,平均價格基本圍繞在5700-6400元/噸區間運行。
圖2 近五年基礎油150N價格波動特點
從近五年的基礎油價格相對比來看,2022年1-3月基礎油價格處于不斷上行的走勢,4月份基礎油150N月均價較上月相比出現輕微下滑,但也已經遠高于近五年的最高點,市場價格仍處于高位運行階段。
究其影響基礎油價格的主要驅動因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詳細分析。
1. 國際原油高位支撐,市場延續高位運轉。
圖3 2021-2022年國際原油
與基礎油150N價格走勢對比圖
4月國際原油整體高位運行,但波動性依然較大,因東歐局勢的反復帶來了供應預期的變化,進而導致市場情緒的波動,國際原油的主流運行區間在100-110美元/桶附近。從整體看,國際原油的高位運行對基礎油市場支撐力依然較強,國際原油的持續上漲將帶動國內基礎油市場的小幅推漲。
2. 供需兩弱,供大于求有所緩解。
圖4 2021-2022年國內基礎油供需差與價格對比圖
4月,全國基礎油理論供需差為正值,環比下降46.01%,市場整體仍呈現供大于求的現象,但是供大于求的現象較上月相比有所緩解。而4月份基礎油150N月均價較上月相比小幅下滑,與本月供需差異的變化并不呈現正相關性,這主要因為本月部分地區物流運輸不暢,基礎油市場整體處于供需兩弱的狀態,一定程度抑制了基礎油的上行空間。
圖5 2021-2022年國內基礎油供需變化走勢圖
我們通過圖5的基礎油供需變化走勢圖可以看到,2022年4月,基礎油的總供應及總需求較上月相比均有所下滑。
供應面來看:4月份部分地區物流運輸不暢,基于本月原料成本高位運行以及因出貨不暢所帶來的庫存不斷升溫的壓力,使得本月上游主流廠家的開工負荷有所下降,從而導致國產基礎油產量下降明顯。而進口方面,4月份基礎油進口量環比小幅下降,因此本月的總供應量整體下滑明顯。整體來看,本月資源供應的減少,一定程度支撐了基礎油市場價格的高位運行,但是因物流運輸不暢所影響到的廠家的出貨表現同時也限制了市場價格的上行空間,因此本月基礎油市場整體高位平穩運行為主。
需求面來看:4月份也是基于部分地區物流運輸不暢,下游訂單量減少,下游廠家的開工負荷有所降低。在原料成本、物流運輸成本以及終端需求減少的三重壓力下,本月基礎油需求表現清淡,需求量較上月相比出現明顯下滑。那么本月需求量的下滑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礎油市場的上行空間。
3. 原料成本高位,利潤空間低位運轉。
圖6 2020-2022年基礎油150N與減線油價格對比圖
本月原料成本持續高位運行,基礎油利潤空間維持低位運轉。通過圖6中上游原料減線油與基礎油150N的價格走勢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上游原料減線油與基礎油150N價格走勢基本一致,4月份兩者的價格仍處于高位運行階段,但因4月上旬,減線油價格有所回落,因此本月二者之間的價差較上月相比有所增加。截至4月底,減二線與基礎油150N的價差整體在1000元/噸左右。
2022年4月份國產基礎油的利潤水平整體仍處于近一年中的相對低位水平,4月份國內基礎油裝置的平均利潤在17.82元/噸,環比下降84.88%。這里的利潤具體指的是以外采原料為主的生產廠家的裝置利潤。
整體來看,4月份原料成本持續高位及目前基礎油利潤水平低位運轉支撐了當前國內基礎油市場價格的高位運行。
因此,綜合原油、供需、利潤等各方面的影響,預計5月份基礎油市場或將延續高位運行為主,市場整體上行空間有限。
Part 2 添加劑
如果說基礎油在潤滑油中起的是基礎性作用,比如粘度指標。那么,添加劑說白了就是提供除了粘度之外的其他指標需求,比如防水、防腐蝕之類的。
潤滑油添加劑產業鏈
但添加劑雖然是決定潤滑油成本的重要指標之一,全球供應卻基本上被路博潤、巴斯夫等少數歐美品牌壟斷。加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添加劑公司的上游供應出現緊張,以及集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全球高端潤滑油添加劑生產商在今年2月份遭遇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寒流襲擊,導致當地各類化工企業,包括幾大添加劑公司的原料供應商大面積停產。4月18日,潤滑油添加劑巨頭路博潤漲價12%政策正式生效。而另一國際化工巨頭巴斯夫在對外公布的報表中也顯示,2022年一季度利潤大大低于上年同期,因此不能排除其漲價的可能。
路博潤宣布漲價
再回到添加劑本身來說,如果我們把添加劑的產業鏈打開,就可以發現原材料成本在潤滑油添加劑生產成本中的占比為90%左右。以近期多家潤滑油公司調價函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氫氧化鋰”為例,其價格已由2021年初的4萬元/噸飆升到近期的47萬多元/噸,漲幅達十多倍,預計后續價格可能會突破50萬元/噸。
而除了與添加劑本身密切相關的原材料因素外,供需關系也對潤滑油添加劑行業市場起著重要作用。以汽車行業為例,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就為添加劑點了一把火,2012-2018年七年時間,添加劑需求量從400萬噸增長到442萬噸,市場規模增加到143億美元(接近千億人民幣的市場)。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添加劑的需求量將一路攀升至543萬噸。
添加劑市場規模增長情況(中國知網)
因此,即便這兩年汽車保有量的增速已經與五年或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隨著汽車總里程數增加,潤滑油需求還是有穩步增長的空間,隨之帶來的就是潤滑油添加劑用量的提高。
綜上,如果添加劑價格不能保持穩定,那么在添加劑價格回調之前,工業潤滑油價格仍有上漲趨勢。
Part 3 物流運輸成本
陸運和海運是運輸工業潤滑油的兩種重要方式,但目前受全球供應鏈吃緊、疫情反復以及油價瘋漲等因素的影響,其價格都被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占比超過總貨運量的70%。而油價的大幅上漲,無疑對我國公路貨運的成本有著深遠影響。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大成表示,綜合來看,油價占比能占到物流企業成本的30%,一旦漲價,尤其是對于專線來說,運營成本將提高12%左右。
而海運一直以來被譽為全球貿易的動脈,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具有成本低、覆蓋廣、運量大等諸多優勢。但早在俄烏沖突之前,全球海上運力就已經十分緊張,各大碼頭擁堵嚴重,國際物流價格居高不下。如今,隨著俄烏矛盾激化,加上國際原油價格大漲,出海物流成本又被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因此,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物流企業為了保證自身企業的平穩運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對物流運費進行不同幅度的上漲。
疊加以上種種因素的影響,漲價已從供應鏈上游一層層傳導至產業鏈下游的工業潤滑油市場。作為產業鏈上的一環,在原材料成本大漲、凈利潤嚴重收窄的重壓之下,工業潤滑油企業難以完全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影響。
對于工業潤滑油生產企業而言,為了保證潤滑油產品的品質及穩定供應,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持續上漲潤滑油價格。而對于工業潤滑油需求企業而言,或許應做好充足的備貨準備,以確保自身企業業務持續開展,保障工業介質產品正常使用。
總之,在當前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無論是工業潤滑油生產企業還是需求企業,都應切實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放防空能力,著力防范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