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管是大程度范圍內的還是二級市場,幾個一線水龍頭品牌的價格相對穩定,一般消費者購買水龍頭主要是對品牌的認知,但是他們對水龍頭了解并不深入。部分一線水龍頭的二級經銷商表示,作為知名水龍頭品牌,他們鎖定的中高端消費群體,無論是廠家還是總代理,都對他們有監控,不會隨意降價。不會參與惡性低價競爭,因為一旦價格殺得太厲害,反而會失去在人們心中的認知度和信任度。
但對更多的水龍頭品牌來說,在二級市場也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潭。經銷商透露,降價不僅是水龍頭廠家降低了自身的利潤,有時為了市場份額,自己也會在進貨價格上做出優惠,以此來贏得更多的買家。
“水龍頭的市場容量是有限的。無論促銷活動怎樣精彩、價格如何低廉,消費者二次購買的機會都較小,而促銷活動中主要針對于其他同類水龍頭品牌的競爭者而非其他。”某水龍頭代理商如是說,“公司有嚴格的價格策略,我們不能因為想要一點短期利益而傷害品牌。事實證明,我們不隨波逐流,不妄自加入價格戰,我們的產品卻在消費者中樹立了超高的信任感,銷量也節節攀升。
隨著水龍頭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必選主材,商家就得用心去經營好自己所代理的水龍頭。不要一味追求低價而忽視了自己的利潤,而利潤又是保證售前、售后服務的根本。要與水龍頭廠家一同齊心打造,并提高知名度,以此贏得市場的尊重。
水龍頭市場已經慢慢混亂,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越來越混。我們發現,水龍頭幾乎每天都在降價,你9折,我8折,他7.5折,競相“降價攀比”。利潤越來越低,甚至即將沒有。許多人都明白價格戰不好,但是沒有人能逃脫這場厄運。由于水龍頭行業前幾年的豐厚利潤,使許多人眼紅,于是都參與進來。結果可想而知,各類產品參差不齊,擾亂了市場。
現在國內有大約300多個品牌,但真正有實力的不超過20個。大部分的牌子只是來市場遛一圈,然后帶走點人民幣,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后銷聲匿跡,留下點無奈的漫罵聲。大企業要承擔起維護水龍頭市場秩序的責任,要不怕損失堅持走高質、優質的市場之路,不要火上澆油,把水龍頭市場進一步推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