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時代,所有公司都可以成為媒體公司。自媒體的發展已經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嘗試繞開傳統媒體,直接為消費者制作自己的宣傳內容。在這種趨勢下,大大小小的生態板企業已經開始“觸網”,開辟新的營銷渠道。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生態板企業都被傳統觀念所束縛,模式不能融通,市場營銷效率不足的現象也很明顯。如何調動用戶的“興趣點”,加強與品牌的互動,達到最終的宣傳效果,值得每個企業認真研究。
模式過于僵化,營銷效果不夠
從早期的博客到中期的Renren.com和微博,再到后期的微信,自媒體在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發展新的發展方向。然而,在實際開發過程中,許多企業過于死板地使用這種模式,導致了自媒體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的諸多問題。然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目前自媒體的傳播效果仍然很強,但效果仍然不夠。
關注有效粉絲調動粉絲熱情
生態板行業關注度不怎么高,但由于是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一般消費者能夠接觸到該領域產品的信息不怎么多。 在自媒體擁有巨大風扇基礎的情況下,自媒體的優勢是充分發揮這一部分風扇的主觀積極性,使得銷售企業產品成為交互式過程,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的迅速優勢,實現品牌特色那么,許多生態板企業顯然落后,大部分生態板企業只是一味推出媒體發展中心的信息,而忽視媒體平臺上的有效粉絲。
提升用戶興趣點,加強品牌互動
自媒體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高消費者的“興趣點”。目前,少數生態板企業已經意識到這種自媒體的運作特點,從而促使消費者以更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互動。例如,如果購買生態板產品,掃描微信二維碼,轉發相關活動,可以獲得獎品;也有生態板品牌推出了一些活動,如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產品、獲取現金和紅包。但是,由于能夠將這些交流與品牌宣傳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生態板企業很少,自媒體的優勢也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
如今,自媒體已經成為網絡傳播最活躍的主題。在自媒體時代,生態板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積極有效的調整,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生態板企業要把握自己媒體的特點,將其與自己的屬性相結合才是獲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