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中國網訊,當下的鎖具市場,品牌林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這時,企業紛紛通過以價格戰來達到短期的盈利,市場內,抄襲風與同質化等現象在行業內充斥,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促使鎖具企業壓力劇增,那么,鎖具企業將面臨怎樣的市場困境呢?
原材料成本上升 鎖具企業面臨兩大市場困境(圖片來源網絡)
產品頻現同質化 行業低價潮涌現
其實鎖具行業在產品的同質化異常嚴重,很多企業除了低價競爭外別無他途。目前市場上的鎖具產品,如果沒有事先告知,很難對某一刻產品來自哪個品牌做出正確判斷,市面上的鎖具產品大都類似。清一色的“網紅”設計。產品的同質化,自然伴隨著某些企業開啟低價競爭策略。
企業的價格策略并不是那么簡單,價格戰不意味著就是低價。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產品的價格彈性變動是由供需雙方決定的,當產品價格下降,自然會帶來需求上升,這就說明產品的價格具有高彈性。通俗而言,就是產品降價銷售馬上就上去了,降價才有價值。通常情況下,鎖具行業喜歡走低價格路線,大多基本集中在中小企業,根本談不上擁有行業品牌高度,只是想通過激化價格戰來促進銷量上升。對鎖具甚至整個建材行業而言,貿然發動價格戰,就算經銷商要買賬,可消費者是否買賬還是“未知數”。
價格戰打響 行業陷惡性競爭
如今自由充分競爭(行業無寡頭)市場的價格,不是由某個企業能夠決定,雙方都在“博弈”。你降別人自然會降,導致最后需求量并沒有改變,只是把行業的整體價格拉低罷了。譬如酒業是個高度競爭的行業,其就該有“開瓶費”例子,“開瓶費”簡單而言是對服務員的“隱性賄賂”,剛開始推出的時候效果明顯,服務員都會對你的態度和熱情“不一般”,然而如果別家也開始有呢?這就如同產品降價的道理一樣,最后會導致行業進入惡性競爭的循環當中。
價格戰有低價和高價兩種類型,有企業采用高價策略取勝,但一講到“價格戰”自然會想起低價策略,甚至會覺得這是“價格屠夫”的體現。其實,行業里資金鏈斷裂、產品大批次出現質量問題等企業都喜歡玩低價,以犧牲利潤為代價獲取營業額的快速增長,這無異于慢性自殺。當企業利潤下降,則相當于在研發、技術、改造、營銷、管理等領域減少,致使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如果鎖具企業深陷“同質化”和“價格戰”的泥沼,那么,企業未來的發展無疑是很令人擔憂的,要想長遠的走下去,企業還需不斷加強產品創新,以“質”取勝,避免“價格戰”,真正靠產品贏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