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鎖具行業在過去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中,行業規模已經達到年產值600億以上,產品從以掛鎖、外裝鎖和球鎖等為主發展到目前擁有20余大類100多個系列8000多個花色品種和規格,品類繁多的同時,集成度低和消費者關注度不高的劣勢也在逐漸扭轉。
而電子智能鎖的出現,無疑開始改變鎖具五金行業的低門檻、低附加值的特點。目前國智能鎖行業發展迅速,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創新尤為顯著:
其一:開啟方式的創新
機械鎖以鑰匙開鎖,而智能鎖則以使用非機械鑰匙開鎖為標志,常見的有刷卡、密碼、手機登錄、生物識別等等。所謂的生物識別,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統計學等高科技手段,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征(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其中占有率最高的就是指紋識別。國內的指紋鎖一開始使用較多的是光學指紋頭。光學指紋采集歷史由來已久,優勢明顯: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溫度變化,穩定性好,分辨率高。但同時它的缺點也逐漸暴露無遺:采集設備體積較大、干手指識別率低,對假指紋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
于是,更多的智能鎖生產者選擇了半導體指紋識別,也就是活體識別。如指紋鎖,采用深層生物識別技術可使指紋識別免受干、濕、淺、臟指紋以及蒙塵狀態的影響,杜絕假指紋,這也就是半導體指紋識別優于光學指紋識別的主要原因。
其二:結構設計的優化
優化機械結構,可以增加智能鎖的功能,提高性能;優化電子結構,提升智能鎖的可靠性和安裝便捷性。
其三:材質的優化
智能鎖的鎖體材料一般有塑料、鋅合金、不銹鋼幾種,其中以不銹鋼的抗暴性、耐用性最佳。但由于不銹鋼塑型難度大、成本高,市面上的指紋鎖多以鋅合金與塑料混合打造,抗暴性能較差,當然也有不少鎖企一直在嘗試改進這一狀況,在改進材質性能、提高加工工藝上做了不少嘗試。
其四:設計的創新
國內的智能鎖行業早期缺乏原創,許多產品外觀與國外知名品牌大同小異,沒有自己的特色。而直到近年來,自主創新的概念被人反復提起,國產的智能鎖品牌也終于漸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其他的,還有像在網絡電子技術、芯片和處理器的升級等等方面的革新。國內的智能鎖市場正顯現出一種因為初生而生機勃勃的狀態,雖然在核心技術的掌握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但伴隨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鎖的前景可見十分可觀。
資料整理:《中國鎖具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