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迎來第一個“品牌日”。當品牌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不僅意味著國產品牌將迎來新一輪紅利,亦意味著品牌理論和思想界將掀起一場新的革命。于鎖具企業來說,唯有與時俱進的品牌思想,才能為中國品牌的崛起提供充足的“動力”。時下,過去很多企業所依賴的“品牌五度”等理念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潮流,鎖具品牌營銷應當警惕掉入傳統思維的“陷阱”。
傳統品牌思維OUT了 鎖具企業亟需更新品牌思維(圖片來源網絡)
鎖具企業“品牌思維更新”刻不容緩
“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意味著品牌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7年5月10日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可以想象,全國范圍的“品牌+”活動將會更加如火如荼。對鎖具企業而言,品牌的打造是市場行為,今年是第一個“中國品牌日”,很多地方均在開展系列品牌助力活動。對于這類活動,鎖具企業應多一些地氣,少一些官氣;多一些創意,少一些應景。
不過,現在政府已經動起來了,企業也一直在動,而品牌思想和理論界的“智慧供應”明顯“短缺”。這需要快速補上。在“中國品牌日”的推動下,從官方到民間,很多品牌思維的更新已經刻不容緩。如果鎖具企業還是抱著過去的“三板斧”,抱著傳統的品牌思維不放,即使天天是“品牌日”,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品牌思維OUT了
那么什么是傳統的品牌思維?在業內看來,傳統的品牌思維就是基于信息不對稱,傳播途徑單一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系列品牌運作思維和套路。以前,鎖具企業只要上個央視大把燒錢,于是“品牌”就起來了;以前只要找準一個火的電視節目一冠名,就“大品牌”起來了;以前的品牌老喜歡把自己冠上國家之類的概念,動不動就是高大上……如果還是這樣的思維,現在就徹底OUT了。
在信息不對稱時代,品牌五度理論(知名度、認知度、信任度、美譽度和忠誠度)非常奏效。過去,鎖具企業塑造品牌往往從廣告開始,目的就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只有有了知名度產品才好賣。當時的廣告手段也很簡單,平臺越大,效果就越好。這是因為,以前信息的傳遞是單向的,人們總是迷戀權威,所以在過去,如果一個品牌的廣告能夠登陸央視,就等于一夜爆紅。
但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了,信息也“粉末化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已經進行了重構。比如,就算品牌很有大眾知名度,但如果和它的核心受眾是弱關系,這種知名度就失去了意義。再比如,很多明星品牌出現了負面新聞,不但沒有影響他的鐵桿粉絲的“消費”,反而激起了更多大眾的“同情消費”,就說明美譽度已經從過去的絕對變成了相對概念。如此種種,均說明傳統的品牌五度理念需要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