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遠不是看起來的那么難,真正難的是做好品牌后能按照既定的品牌戰略進行執行。絕大多數陶瓷品牌做不成功,往往并不是因為品牌做得好不好,而是在陶瓷企業的日常運營中執行得不好,造成品牌與實際運營發生了偏差,最后使得品牌難以成功。
如何做品牌?陶瓷企業具體操作四個步驟(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如何做品牌呢?簡單來說,具體的操作就是四個步驟:定好位,做好形象,打造好工具,做好推廣。
第一、定好位
做品牌就是細分客戶與細分市場的行為,這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定好位,即定好品牌的目標人群和市場。
因為客戶的需求是各種各樣的,不同的消費群體在需求差異化的支配下,最終會對消費的對象(品牌或產品)做出自己的選擇。
而我們知道,一個品牌通常只為某一個群體的消費者服務,如果選擇了這個群體,就意味著會放棄其他的群體,那么,定好位就是一個選好用戶群體的過程。
定位除了品牌概念與價值外,通常還包括了渠道,價格,這些多維度的元素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品牌定位體系。因為只有通過這些多維的元素,才能將目標客戶與其他客戶真正的區別開來。
就像很多人都喜歡奔馳寶馬,但是也僅僅是喜歡而已,真正購買的時候他可能會選擇大眾或豐田,這就是價格定位在進行客戶的區隔。
第二、做好形象
不要以為把產品做好就能有市場,在今天,品牌形象對產品營銷的影響是直接而快速的。始于顏值,終于品質,這幾乎是大多數客戶的購買心理,長得好看的產品天生就比丑的產品擁有更多的市場機會,不管你愿不愿意,市場就是如此,客戶就是如此。
但是我們發現,絕大多數企業(品牌)的形象是不夠的,很多產品做得非常好的企業,但是整體的形象卻匹配不上,天生就給人一種廉價感,在客戶心中,你就應該只值這個價。
而很多產品并不怎么好的企業因為形象做得不錯,依然能夠獲得客戶,甚至比那些產品更好的企業更受歡迎,充分說明了形象就是營銷力。
這也是我們在給客戶做品牌是遇到最多的問題,可喜的是現在很多老板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積極著手改善,但還有很多企業家對此缺乏理性的認識。
第三、打造好工具
工具即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營銷時的利器,有了好工具,營銷自然會更有效果。很多企業連最基本的營銷工具-畫冊,網站都沒做好,還想在營銷上有所突破?
在很多企業看來,畫冊就是產品目錄,所以他們通常按照這種套路來做畫冊,做出來的畫冊既沒有設計感,也沒有品牌感,給客戶的感覺就是很低端很low,很容易就讓客戶對企業的印象大打折扣,自然在營銷上就缺乏更多的話語權了。
而具備營銷力的畫冊,是經過專業的策劃與包裝,具備設計感,有品牌高度的工具,能讓客戶看了之后對企業的評價更高,更有信任感,甚至帶來直接成交的效果。
網站也是如此,在互聯網時代,大企業與小企業是沒有區別的,小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包裝得很高大上,而很多大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網絡時代,官網看上去簡直沒有一點點大企業應有的氣質,從這點來說,機會是平等的。
而對于很多終端的消費品品牌來說,工具就更多了,海報,展板,展架,單頁等等,而這些都是能夠帶來直接消費的工具,其結果的好壞,評價的標準就是帶來多少直接消費。
第四、做好推廣
沒有推廣,一般是難以獲得客戶的。被人知曉是營銷的第一步,都沒聽過,如何實現購買?
推廣并不局限于廣告轟炸,只要是利于產品銷售的活動,都可以叫做推廣。通路性產品來說,做渠道就是推廣,而且是直接帶來消費的推廣。
那些渠道比較特殊的制造業工業企業,一般只能通過網絡和展會進行,那么,我們在這兩個渠道就要做好形象和內容,因為展示的機會不多,我們需要的是每接觸一個客戶,就抓住一個客戶。
做好推廣已經不局限于推廣方式和渠道了,還包括推廣的內容,即用什么樣的內容去吸引客戶,在推廣的方式和渠道越來越成熟的今天,企業推廣考慮更多的應該是內容的創新,而不僅僅是形式。
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為什么很多中小企業感覺品牌很難做?
這里有個節奏控制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做品牌首要的任務是讓客戶知道你,了解你,還遠遠沒有到喜歡你,愛上你的地步。然而很多急于求成的企業往往提前想進入到這個階段,所以會產生做品牌力不從心的感覺,真正的難其實在這里。
在這個一切求快的互聯網時代,雖然市場是講求效率的,但是,無論何時,品牌的邏輯依然不會改變。成就一個品牌,必須要有沉淀和積累,這是我們做品牌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不可否認,新時代確實存在著很多機會,但是無論如何變化,做企業與做品牌,必須要有一種符合普羅大眾利益的信仰,立足于此,這才是品牌的長久之道。
新生代的消費者會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但同時也充滿不確定性,陶瓷企業如何做品牌去吸引當下的消費人群,創新品牌玩法與套路,這是那些致力于成為未來陶瓷企業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