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已于日前離開四川夾江,據可靠消息顯示,夾江陶企正陸續恢復生產,截止目前已有20余家企業恢復生產,根據預測,在9月中旬左右,除部分生產線未完成整改的陶瓷企業之外,夾江大部分陶瓷企業均能復產。
據了解,自今年7月底夾江陶瓷企業全面停產,至今已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當地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應對環保大考,希望早日實現環保達標恢復生產。
“陶瓷企業全面停產期間,當地的經濟指數開始大幅下滑,社會失業人數也急劇增加,在此嚴峻的形勢下,政府希望達標通過驗收的陶瓷企業能夠早日恢復生產。”產區內某陶瓷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夾江陶瓷企業實施全面關停,無異于切斷了經濟命脈。
據悉,在最近一輪的環保整治中,四川省共有1萬余企業被關停整頓,對當地經濟產生了極大影響。
“對我們原材料供應商來說,從7月底到8月底的這一個月間,出貨量保守估計減少了約有70%”。某陶瓷原材料供應商透露,這也是整個產區所有供應商面臨的共同問題。
針對環保整治是否應該“一刀切”的爭論正在行業展開激烈辯論。8月21日,在樂山市召開重點環境問題邊督邊改專題工作會議中,樂山市委書記彭琳明確提出,要系統梳理謀劃治理。其中強調,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不能一關了之,重在規范引導合法經營,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急功近利,對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給予一個過程,規定時間內能夠整改的,確保整改到位;對一時難以完成整改的,要制定“清單制+責任制”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持續用力,科學治理。
在樂山市委市政府和夾江縣委縣政府明確表態后,夾江陶瓷企業均開始著手恢復生產。
大產能時代“怪像”迭出
在走訪中,有資深人士揭露了夾江產區今年以來的一個“怪象”:縱然今年產區先后經歷了多輪大規模停產潮,能正常生產5個月以上的陶企數量不足10%,大部分企業都處于間歇式生產狀態中,但截止目前,除了古建青瓦等極少數的產品供應略顯緊張之外,大部分產品的庫存壓力依然居高不下。
“生產一個月,基本可以滿足兩個月的銷售需求”。上述人士透露到。
尤為奇怪的是,在今年其他各產區各類瓷磚產品均在高呼“漲價”之時,夾江產區卻始終沒有太大波動。
在近期對四川產區進行“陶業長征”調查時,記者獲悉,雖然近兩年來夾江陶瓷生產線數量有所減少,但是通過技改出現了很多大產能生產線,而這些大產能生產線往往可以達到此前4~5條小規模生產線的產量,因此雖然今年以來該產區的陶企生產被多次叫停,但產區的整體產量并未大幅度降低,產品的供應和價格也并未出現太大的影響。
可以預見,隨著接下來夾江陶瓷企業相繼復產,進入大產能時代的夾江產區又將開啟一輪激烈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