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十根筷子很難折斷”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不要單槍匹馬的打天下,這樣是不會成功的,唯有團隊,唯有合作,唯有同心,才能成功。就陶瓷企業而言,也是如此。小編認為,陶瓷企業要想打天下,就必須要擺脫單品,走產品群路線。
利用產品群無懼對手攻擊
產品群是企業根據其經營觀念和發展政策,創意性地由一個產品拓展到多個產品形成特定群落或單位。這是一個非標準化的概念,可以有多種組合方式,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的產品群能顯示出一家企業獨特的生產創意。
單一產品很容易受到競品的攻擊,而且在受到攻擊時無法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還擊——如果對競品的攻擊置之不理,市場會受到影響;如果還擊,利潤空間會下降。形成產品群后,就可以利用“產品群”進行策略性還擊。比如,用某個產品與競品競爭,而其它產品贏利。
而“產品群”還可以使競品難以有針對性政策出臺。競品一般不會向所有產品線發起攻擊,它通常會選擇銷量最大或威脅最大的品種進行攻擊。如果產品單一,所有攻擊力都集中在一個產品上,這個產品有可能成為犧牲品。在“產品群”下,任何產品的犧牲都不至于全線潰敗。
通過產品群形成“知名品牌”
圍繞已經實現單品突破的主品牌,延伸新的陶瓷產品,既能分攤主導產品比重過高所產生的壓力,也能巧妙化解競爭對手的攻擊。同時,企業能夠通過“產品群”形成“知名品牌”而不是“知名品種”。單一產品的過分強勢,會形成“品牌即品種”的現象,這是推廣新產品的障礙。在一個品牌傘下的眾多品種,既可以享受品牌傘的保護,又給消費者提供了選擇空間——不滿意這個品種的話,可以選擇其他品種。
新的陶瓷產品在進入市場時要采取“高開低走”的方式。切記,如果按照大多數業務員和經銷商的要求,質量更高一點,包裝更美一點,價格更低一點,政策更好一點,那新產品推廣必敗無疑。新產品要想延長生命周期,必須給自己留足足夠的退路——價格空間。因此,新產品進入市場時價格要高一點。
有實力的陶瓷企業借助“產品群”來開拓市場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有一點還需格外注意,就是發展速度不要過快,要循序漸進,根據企業資金實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