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0、90新一代消費人群的興起、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購可謂顛覆了不少人的消費習慣。這令許多行業都在逐步嘗試互聯網營銷新模式,衣柜行業也不例外。不少衣柜企業或自建或選擇第三方平臺建立旗艦店進行新營銷模式的擴展。但對于定制需求高、售后服務要求高的衣柜行業,網購究竟能否行得通?在不能看到實物、不能體驗到產品功能時,對于辨別能力相對較弱的網購消費者,究竟存在哪些消費誤區呢?下面,中國十大衣柜品牌的筆者為您一一介紹。
網購消費者對衣柜消費所存在的誤區(圖片來源網絡)
消費誤區一:假貨泛濫
暫且不論企業自建電商平臺,在不少第三方銷售平臺上,雖有不少知名企業進駐,但由于規范不給力、制度不齊全等現象,導致不少貪圖利益、專銷假貨、偽貨的不法商家也混雜其中。這令不少消費者雖然以低價在購物網站上買到商品,但難免碰到三無產品,不同于快消品,耐用消費品價格高、使用時間長,對產品的性能及健康環保要求較高,一團亂麻的消費亂象讓消費者很是頭疼。
消費誤區二:以次充好
衣柜,作為一個低關注度的行業,普通消費者對衣柜的認知程度普遍偏低。網絡上以次充好的商品數量太多、讓普通消費者防不勝防,以普通木頭冒充好木頭、以豬皮冒充黃牛皮,甚至以人造革冒充皮質,以黑心棉作為填充物,不一而足。
暫且不論產品品質、連產品的環保性都難以保證,甚至不少產品送到后嗆得人打噴嚏、流眼淚。就連不少打出“環保牌”,附上檢測證書的衣柜商家在無法真正地保證產品的質量,消費者更是不太可能去自行檢測,只得“認倒霉”。
消費誤區三:網絡包裝
衣柜需要現場體驗,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網上售賣的衣柜產品不僅不能體驗,連產品圖片都經過了精心美化,受光線、顯示器、板材批次等因素影響,網購衣柜與圖片有色差則是常遇到的事。而多數商家都會在宣傳中標識“請以實物為準”、“色差不得作為退款理由”、“色差為正常現象”,不少商家也以這樣的標識作為產品質量不過關的托詞。這令消費者不僅無法感受到沙發座包的軟硬度、靠背的舒適度;餐桌椅的長度、高度;床的實用性、高度、靠背的舒適度等,更為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無形的增加了一道門檻。
消費誤區四:無解的售后
目前,多數網購衣柜會送貨上門,但在運輸過程中難免出現損壞等意外,即使購買了保險,理賠程序也非常繁瑣;在安裝環節,有些物流送貨工會安裝,但是費用驚人,而面對復雜的衣柜結構,又有多少消費者自己能安裝呢?而網絡購物的“退換貨”功能在此時并沒有發揮那么大的功效,對于衣柜耐用消費品,15天的時間能體會到衣柜的好壞嗎?即使感受到了不足之處,退換貨時你會包裝嗎?會打木架嗎?況且,還可能有昂貴的物流費等著你。
消費誤區五:網購衣柜便宜?
網購衣柜便宜?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真實的購買環境中卻常常因為蠅頭小利而選擇了低價地質產品。目前,網絡旗艦店或自建平臺的費用逐步上升,更不用說直通車等銷售推廣渠道帶來的額外收費,再加上高昂的物流費用,為什么產品還會賣得便宜?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低端貨、假貨、歪貨充斥其中。
對于衣柜行業來說,實體店的體驗服務、網點的新渠道模式都是發展趨勢。但普通消費者在網購時,還望多留心眼,選擇產品質量售后問題有保證,貨真價實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