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互聯網+”的概念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而被互聯網企業滲透的衣柜企業已把目光投向了智能市場,雖然智能衣柜的前景被大家看好,不過縱觀衣柜市場上,真正吸引消費者目光的智能衣柜產品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主要是價格過高,體驗滯后等,所以說未來衣柜企業如需“出擊”智能市場,還得先解決當下這些“絆腳石”。
價格是傳統衣柜的兩三倍
眾所周知,對于消費者而言,智能家居的 功能還停留在“手機遙控+互聯網”的初級階段。然而,“智能”產品的價格往往都是普通產品的數倍,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針對智能衣柜普及難的市場現狀,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智能衣柜的價格欠“親民”,是影響智能衣柜走進家庭的主要原因。該業內人士說,智能衣柜在安裝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綜合布線,復雜 的系統設置與安裝調試,也會花費更多的人力財力,著實也“嚇跑”了一大批普通消費者。
操作模式還不夠人性化
智能家居談了這么多年,到今天這個市場還沒火起來,有用戶體驗和是否符合用戶需求的問題。“比如,一描述智能家居就是家里的燈光、窗簾、 影音設備的控制。這些到底是不是用戶想要的。智能家居不應該是這樣的。而是應該讓你每天使用的設備變得更聰明。” Broadlink CEO劉宗孺如是說。而在衣柜行業也同樣存在,操作模式不人性化,業內人士稱,智能衣柜融合了多個系統,功能十分強大,在操作時需要經過多個步驟。不少衣 柜廠家宣稱自己的產品是簡約化設計、傻瓜化操作,但實際操作很繁瑣,特別是記憶不好的老人,時常忘記了智能衣柜***上各個按鈕的功能,很難進行有效操 作,達不到智能衣柜預期的效果。
隨著經濟發展,互聯網、家電等巨頭紛紛進軍智能家居,讓業內人士一致看好其發展前景。不過對于當下的衣柜企業而言,要進軍“智能”市場,還需遵循當下的消費需求,真正從消費者角度思考,價格親民,服務親民,才能迎來智能衣柜真正的發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