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9年1月~5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40488萬噸,同比增加10.2%。同期,鋼材產量為48036萬噸,同比增加11.2%。粗鋼和鋼材產量出現兩位數增長,這讓尋找“鋼需”成為鋼鐵行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與此同時,鋼結構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2018年,鋼結構產量為0.6874億噸,鋼結構產量占鋼產量的7.4%,產量增幅為11.84%;完成***出口鋼結構產量達111.7萬噸。”日前,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黨保衛在全國鋼鐵結構建筑行業大會上向全行業公布了去年建筑鋼結構行業發展數據。
同樣兩位數的增幅,預示著鋼結構正在成為“鋼需”新的發力點。
利好政策頻出 鋼結構熱度不減
2019年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積極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在試點地區的保障性住房、裝配式住宅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中,明確一定比例的工程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跟蹤試點項目推進情況,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推動建立成熟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
同時,按照“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要求,到2020年我國要發展50個以上的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立200個以上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30個以上的裝配式建筑科技創新基地,建設500個以上的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達到15%以上。可以說,鋼結構在建筑業中的熱度不減。
2018年鋼結構建筑完工項目用鋼量為276萬噸,建筑面積為2450萬平方米,占2018年全國房屋竣工面積(41.35億平方米)的0.6%。鋼結構建筑完工項目主要集中在副省級及以上城市,數量占比超過全部完工項目的70%,建筑面積占比超過81%。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鋼結構建筑和鋼結構住宅都有新的增長。同時,在相關標準方面,2018年度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和住宅技術、產品標準得到了大幅度完善。”黨保衛介紹。
目前,湖南省已經被列入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省份。湖南金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鋼結構行業協會會長曾勇指出,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看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的未來看鋼結構,鋼結構產業的發展看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態度,目前行業發展正遵循這一邏輯。
自2016年國辦文件出臺,到2017年底,全國已有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部分地市印發了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或者指導意見,出臺了各類的優惠、鼓勵、支持政策。可以說,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是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在國家頂層設計和產業政策的有力推進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作為裝配式建筑的重要體系,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黨保衛指出。
環保可持續 工廠化裝配式建筑優勢明顯
在建造方式上,傳統的現澆體系在我國改革開放后的城鄉建設中,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技術、標準也日趨完善。“但現澆體系存在的嚴重弊端必將導致其逐漸被新興的裝配式建筑所取代。”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總工程師王鐵宏指出。
據他介紹,事實已經證明,現澆體系存在諸多弊端。一是粗放式施工。建筑材料運到現場需要二次加工,鋼鐵水泥浪費嚴重。二是用水量過大。據不完全統計,高層平均每一平方米要消耗12噸水,且不可循環利用。三是環境問題突出。建筑過程會產生大量可吸入顆粒物,造成環境污染。四是有嚴重質量通病,如開裂、滲漏問題等。五是新生代農民工短缺,工地上全是“農一代”,平均年齡超45歲。
“經過近10年的艱苦努力,我國工廠化裝配式建筑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很多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這里,我負責任地說,只要是中國應用的技術,一定都是最好的技術。”王鐵宏表示。
相對于傳統的現澆模式,裝配式建筑優勢極其明顯。從目前普遍存在的3種模式看,一是鋼筋混凝土預制裝配式建筑(PC),適用于量大面廣的小高層辦公、住宅建筑;二是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建筑,適用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建筑,部分應用到住宅式建筑上;三是全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適用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公寓建筑。這3種模式可完全替代傳統技術、更加節能、節鋼、節混凝土、節水,部品化率可達80%~90%,且得房率高,沒有開裂滲漏問題。
“從建安成本來看,我國超高層建筑有11棟,平均建安成本高達1.3萬元/平方米到1.9萬元/平方米,不包括土地成本等,如果用全鋼結構替代,可節省建安成本1/3~1/2。”王鐵宏說。
從市場競爭來看,鋼結構意味著更大的市場范圍。PC運輸半徑為150~300公里,鋼結構為300~500公里。“企業到外地投資,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增加GDP,增加稅收,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自然會高接遠送。”王鐵宏表示。
如何發展裝配式建筑,王鐵宏認為要關注三個“絕配”組合。一是裝配式+BIM(建筑信息模型)。青島上合組織會場是全鋼結構全裝配式建筑,僅用6個月就建成了,這其中BIM功勞巨大。二是裝配式+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使用EPC模式可節省裝配式建筑成本。三是裝配式+超低能耗被動式。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適應氣候特征和自然條件,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能更高的圍護結構,能耗極低。王鐵宏強調,超低能耗被動式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發展空間大鋼結構 住宅“鋼需”潛力無限
鋼結構作為裝配式建筑的一種重要的結構形式,實際上在裝配式建筑當中所占的比例僅為30%左右。大部分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都是公共建筑,住宅占比不到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鋼結構建筑占整個建筑業的比例一直不到3%,我們計劃‘十三五’期間能達到10%左右。”黨保衛說。由此可見,鋼結構建筑、鋼結構住宅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處長何任飛指出:“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鋼結構住宅的試點工作。”
據他介紹:“為什么要大力發展鋼結構住宅?首要是資源問題,比如現在沙石漲價又短缺。每年我國生產的水泥可能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左右,而石灰石儲量大概為960億噸,按照目前的消耗量來看,可采的石灰石大概能支撐30年。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發展鋼結構建筑,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
如何進一步促進鋼結構發展?何任飛建議要確定鋼結構住宅或者鋼結構建筑所用型材的標準,只有這樣才有利于降低鋼廠的生產成本,提高鋼結構住宅的市場競爭力。他同時建議鋼結構企業需和鋼廠加強交流,一是生產構配件時,可與上游鋼鐵生產廠家多交流,使生產出來的型材能直接用于鋼結構建筑,減少中間加工量。二是對于耐候鋼等一些特殊鋼材,需要鋼結構企業跟鋼廠多交流,使得防腐、耐火等性能能夠在鋼鐵本體的材料性能上得到解決,減少大家的疑慮。因此,下一步要發揮鋼結構本身的優勢,解決好大家關心的防腐、防火、地震等問題,同時發揮鋼結構住宅在大跨度靈活分割方面的優勢,逐步取得市場認可。
對此,曾勇表示:“對于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鋼結構住宅來說,鋼鐵生產企業通過與建筑鋼結構企業建立緊密的生產加工、聯合研發、市場開發等聯系,可以有效地抓住這一潛在市場需求熱點。